黑龍江京科腦康醫院熱線
0451-51193066
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,人們的工作、學習和生活節奏不斷加快,緊張程度越來越高。人群中的社會心理問題及臨床各科疾病中涉及的心理因素,也日趨增多。而且,在臨床醫學的發展中,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心理因素在疾病各個發展階段的作用。
心身醫學認為:心理因素貫穿于疾病的整個過程,從病人發病前的易罹患性,即易感傾向,到直接的病因,發病過程,強烈持久的不良情緒因素可導致軀體疾病,軀體疾病又可以出現相應的心理情緒反應。因此,心理治療已成為臨床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,并引起了醫務工作者及全社會的普遍關注。
一部分人因學習緊張、工作調動,工作和生活環境的改變而產生的不適應;精神壓力過大、注意力難以集中、記憶力下降者;因戀愛、婚姻受挫,家庭關系不和、人際交往的困難而導致的社會適應不良、情緒改變者;因下崗、待業、退休、突發意外事故導致社會地位改變導致情緒焦慮煩躁者。以上的諸多因素所引發的不良情緒,時間久了常常會出現身體上的不適:頭痛、頭暈、失眠、疲乏無力、疼痛、胃腸功能紊亂,心悸胸悶等癥狀。
而所有癥狀的始作俑者,還是由于各種心理因素導致的持久的不良的情緒所造成的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求助于心理咨詢和治療,通過心理疏導的方式使之得到一定的幫助。
上一篇:哪些人容易得心理疾病
下一篇:心理咨詢有哪些好處